6月下旬,我基本确定了保研去向,在这里记一下心路历程。
去向: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直博
导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数字媒体研究所 高老师
研究方向:沉浸式媒体技术 / 计算机视觉
写在开头:保研就像一场终点未知的旅行,直到停下来的一瞬间,才发现尘埃落定。
一、出发
产生保研意向要从大二上学期说起。那时课程不多,加权暂居班级第一,根据专业方向(Digital Media Technology),想尝试技术和艺术相交叉的保研领域,比如信息艺术设计方向,于是和班长一起在校外报名参加了一年的UI设计课程培训班(周末上课)。
这差不多就是这场旅行的开始。
一年时间,除了保持课内专业课程不落下,在课外先后学了平面设计、Graphic UI设计、Web UI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四个模块,对于产品、用户、设计等观念有了一番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并对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虽然现在已经被淘汰)等商业设计软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技能磨练。这里要感谢任课老师(前华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和我每周末风雨兼程赶去上课的班长,还有后来一起上课的女票。
大二下学期,我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网站上看到了“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项目”的招生说明(链接),和专业方向非常近似,并且当时十分自负地认为应该能够申请上。为了积攒作品,我在大二暑假加入了学生创新团队——3D打印团队,并设计作品若干。不过暑假更多的时间是直接玩过去了。积累设计作品都是大三开学以后才做完的事情。
比如打印机的App:
最后一个完整的作品是今年二月底,也就是3D打印团队官网的Web UI,之后就没有再做UI了。现在还会时不时看看Pinterest和站酷上的作品,不过很少动手临摹了。
二、转折
那么话说回来,为什么一个交叉学科学的好好的非要转去搞计科呢?这还是去年12月出现的分岔路。
2016年8月,我在网易公开课上偶然看到了Andrew Ng的机器学习课程,抱着扩充知识面的心态看了几课,又看了Li Feifei的“机器识猫”的TED演讲,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过受困于个人能力和机遇,这个兴趣更像是昙花一现。
同年11月的某一天,学院的教务老师突然来消息让我申请学校的特优生,该申请当天下午就要提交。因为成绩还行加上在申请书里比较能吹,居然12月就评选上了(这里要谢谢教务老师给的机会,以及向我提供个人陈述模板的表姐)。在学校特优生的政策下,每个学生要找到一个学院内的导师,然而在我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又是截止日期了(不知道是哪个环节的工作失误没通知到我),我差不多是以服从调剂的状态,意外地被分到了跟计算机视觉相关的研究课题上,因此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学相关知识,逐渐被一些简单易用的机器学习算法深深吸引,也就萌生了在研究生阶段换个方向的想法。
三、迷茫
今年2月开学后,一边疯狂地补机器学习相关的知识,一边产生了方向的迷茫:选择交叉学科方向可能更容易,但是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太少;选择计算机学科的专业的机会更多,但是能力差距仍然很大。在这种环境下,我开始刷保研论坛,并加了两位已经成功保研计算机学科的学长好友。其中一个把我拉进了信息学科保研交流微信群,另一个和我客观地交流分析了一下,并给了一些鼓励。
后来,和学院几个关系不错的任课老师进行了沟通交流,也记在了博客上(文章链接)
知道了跟机器学习有关的几个知名研究所、一些研究现状、保研的申请流程和相关准备工作,并埋下了请求写推荐信的伏笔。
随后又联系了南京大学LAMDA实验室的一位学长,很感谢他提供的学习资料和建议。
四、备战
一边专业课的分数不敢马虎,另一边找了若干学校的招生信息和导师资料。
3月,联系了浙江大学CAD&CG实验室的一位导师,结果导师丢了一个项目回来要做,时间关系一拖再拖,就不了了之了,借此又发现了自己实力不足。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也不再联系导师了。
4月,一些保研夏令营陆续发出通知,也就进入了紧张的准备期,清华叉院、北大叉院、南大Lamda、南大计算机学院开放日、复旦大数据、清华计算机等等夏令营材料接连准备,把感觉对口的报上去了,也有材料全都准备好了但是感觉虚就没报的。下图是一点点整理的各种资料。
最终报了复旦大数据、南大LAMDA、南大计算机开放日,准备了北大叉院大数据研究中心、清华计算机和浙大计算机的材料。
后来又向清华美院的一位副教授问了招生情况,得知9月开始招生,没有夏令营和导师推荐。于是暂时放下了这个方向,打算计算机方向全部试一遍,最后用它作为压轴。
五、机遇
上面没有提到上海交大。准确地说,报名交大的自主招生纯属偶然。
它的直博招生的通知在5月12日发出来,到21号时武汉站就停止报名了。不巧的是,这段时间正好课程繁忙,大作业堆砌如山,压根没去翻上交的通知。
23号,班上另一个准备保研的同学问我:你报了上交电院的面试吗?
听了这消息瞬间觉得如雷贯耳,想着就这样白白错过了一个机会真是可惜。
这个时候想,干嘛不联系那边的教务试试呢?然后就真的试了,当晚就用邮件联系了上交计算机系研究生教务李老师。
24号上午,正在上课的时候,手机上来了个上海号码的电话,本来以为是广告电话想挂掉,转念一想:会不会是交大的?于是溜出教室接了电话。还真是李老师来的电话。
“…今天下午就出名单了,赶紧把你的材料发过来,我帮你报上去。…”
这句话真的让我非常感动,连着说了好几遍谢谢,也无法表达内心的喜悦。
24号下午,邮箱里多了一封来自上交计算机系的邮件:材料通过审核,面试时间地点:blabla…
六、上路
前面提到的信息学科保研交流群,终于在关键时候起了作用。
一位id叫阳澄湖的学长,在群里传授了不少干货。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邮件联系一位导师之前要好好读至少一篇他的论文,然后整理好阅读笔记一起发过去。
于是我开始联系导师了,用这个方法联系了卢老师和马老师,都差不多收到了口头offer,两个老师人都很nice。
面试前和学院的一位学姐了解了面试的大致状况,一并感谢。还有同行的电子系大神宁同学,一起拼车前往,还有面试开始前一边准备一边相互交流。
面试在一个大型酒店的会议室举行。电院有多个系来主持这场面试,每一个系单独占一个会议室。我参加的是计算机系的面试,因为是非上海地区的单独面试,所以只有直博的指标。
我在面试名单顺序上排的是第九个(一共14个),但是在我前面莫名有四个人都没到,最后相当于是第五个进去的。特别感谢第二个面试的本院的L同学,大致说了说面试的问题(不过最后每个人的问题差别还是挺大的)
面试过程:简单的中文自我介绍、英文项目介绍、针对项目的提问、一些小问题等。
英文项目介绍这块真的没准备,也就实话实说了,后来主面试官干脆让我用中文介绍。简历上写的是学院实训的一个项目和特优生的项目,当然后者还在学习阶段(在此提醒:简历上千万不能写划水项目,写了的每句话都要做好被提问的准备)。由于实训项目中我是负责人,所以基本上没答出什么岔子。
智力题答了个思路,但是算法没有完整地描述出来,当时特别慌。
结束以后面试官客套地问:“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的吗?”于是我也就问了标准问题“请对我这次的面试做个评价…”面试官说“很好啊!很好很好”当时我的感觉是:这肯定是在安慰我。
紧张焦虑地等了一个多星期,结果终于下来了。成功通过面试,可以联系导师。那时的感觉就像在梦里。
后来才得知主面试官是盛老师,本科算是校友。再次谢谢面试组的肯定。
七、岔路
跟随面试通过邮件而来的,还有研究所的招生邮件和电话。
来邮件和电话的有盛老师、俞老师的学生(2013级计算机系校友)、北大的黄老师和高老师等。
我给早就联系好的卢老师发了邮件,然而过去了5天都没有回应。
这个时候的我像是站在一个多分支的岔路口,每条路的后面都有一个人在向我招手,而我想走的那条路却没了人影。
犹豫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北大的高老师。拒掉了其他若干研究所。
作出决定一天后,卢老师回了邮件:
“…
实在可惜,本来可以跟你好好聊聊,绝对是一个strong candidate。
…
”
可能这就是缘分吧。
和若干老师同学交流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学术圈真的很单纯。
八、终章
7月10号放暑假,在学校里留到22号,后来先后约同学、探亲访友、随父母旅游…恍惚间,半个暑假也就过去了。
7月24日,收到了正式的拟录取通知文件;昨天看到了比较正式的专业综合排名。9月走完正式推免流程后,算是最终尘埃落定了,在这里象征性地首个尾(不过还没有收尾)。
今天再次回味整段旅程,可以说是五味杂陈。我猜想,或许重头再来的话,每一次都走到不一样的终点。
希望未来的路能够越走越宽。
谢谢看着我、鼓励我、和陪着我走的每个朋友、亲人、老师和同学。
整个保研过程其实也是和人不断交流和丰富自己的过程。
特别感谢文中提到的一些联系过的陌生人,能和你们哪怕只有一点沟通,也是已经是一笔财富了。
End.
于 开着空调的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