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结尾提到了一个词“收获”,这一次从杂志订阅说起。
先说《人物》。
第一次接触到《人物》差不多是9年前。最开始是把《人物》作为高级的《作文素材》来用——比《看天下》更有深度,比《格言》/《意林》之流更耐看,比《读者》/《青年文摘》之类更接地气。就这么一路看下来,从2014年断断续续一路订到了2020年。它有范,有料,有人们关心的实事,也有一些冷门的边边角角。
大概从2017年开始,明显感觉《人物》的推送和每期的核心故事开始蹭热点了——并不是说蹭热点不好,热度本身会反向犒劳撰稿者创作更优秀的作品。但过高的热度会使原本不必要议论的话题反复占领时间线。这种风格的创作价值观一旦融入核心团队,就让订阅的每期《人物》越来越趋向于一款高档快餐——不会像以前那样到手后隔几天拿出来看一篇专栏,而是拆开快递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一鼓作气直接看完。对创作团队每个作者的行文有了一些印象之后,这种阅读速度会更快。
所以说,《人物》变得更好了,可以作为公众号推送的快餐,但也没有必要订阅了。
再说找到《收获》的过程。
月初更换了全年的台历后,想到还是订上一期杂志,大致了解之后选择了《收获》试试水。在翻阅了第一期的短篇+中篇小说各一篇后,觉得这个转变比较值。有些瞬间让我感到小学时读《儿童文学》时所产生的兴奋感——一知半解,困惑而好奇,共鸣又共情——坦白说,这种单纯由阅读产生的兴奋感,这些年越来越少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完内容后会下意识找评论区。于是读完书里某篇文学性质的小说后,还是习惯性地去线上找了找原文电子版,发现并没有,又找了找《收获》的公众号推送,发现阅读量寥寥,同样没有评论。仔细一想,这样还挺不错。
评论确实重要,但却不是任何场景下都必要,尤其是排序算法和推荐算法的出现更让每个人的「信息茧房」越做越小。每人每天大多数时间看到的“评论”无非是这么几类:1. 定制化筛选过或AI生成的;2. 被大多数人认可的;3. 有强烈争议的;4. 玩梗或创造新梗的——如果以上都没有,那么补上一条自己觉得舒服的。
说完这两种杂志本身,借着「收获」的名字,聊一聊近一个月的各类收获:
新年第一天回了趟高中,与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巧了,就是出现在2019年国庆假期blog中的Q&W),如愿见到了传授这个博客slogan(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语文老师,聊了些近6年的变化。期间老师表示,“写点东西还是很有必要的”。
元旦过后开始写电子日记。出发点是觉得有些时候时间分配并不合理,以及看似长期泡在实验室,进展也并不快。在写周报的时候能够翻阅每天的日记回顾一遍工作内容,也是一种不错的监督,同时发现一些生活中闪闪发光的点或者灵感。
有点戏剧性的是,作为一个交大学生,在上半个月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协助导师办了一些北大学科建设的事。占用的时间本身并不麻烦,反倒是审阅材料本身会让人时不时产生挫败感:它并不像写某些项目材料的申请,而是能够从优秀的在校生和毕业生里找到无数成功者的例子,并且许多人就出现在身边,或是沿着一条路走到了现在。反观自己的过程,要走的路还在连滚带爬。当然办事的过程中也顺带从另一位师兄那里学到了些针对特定Web服务器的批处理脚本,以及了解了些距离自己非常遥远而宏大的高校建设体系,对社会和体系的运转规则有了些不一样的认识。总的来说,虽然做的过程中会抱怨,但好在顺利提交没有拉胯(大概)。
在经历了上一件事带来的部分挫败感+第一次投稿被拒的冲击后,经朋友推荐看了一本心理学的科普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原作是1997年的,但2020年有了翻译+出版,大概是疫情下的人文关怀吧。这本书从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出口,帮自己放下了一些心理内斗,如果真碰到放不下的时候,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做一个找回快乐的普通人”。
拒稿的审稿意见里保留了一条改写重投的路子,就像是“生活为你关了一道门,但还开了一扇窗”的感觉。在大师兄和小师弟的帮助下,重新提交了一版短文,目前审稿人的回复是“I have reviewed and approved your submission.” 看上去没太大问题,如果过两天发现真的接收了,那也算是自己科研生涯里第一份正式发表的工作,值得开心一下。
“原来你也玩《原神》”。与大多数外部声音不同,个人在两年前跟mihoyo的研发组有一面之缘。当时像初生牛犊一样抱着看了三天论文做出来的ppt去总部给一个学术大佬汇报(总部离交大也不远,为了申请某个研究岗实习,同时是借机会学习一下)。讲概括性知识的时候leader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拍了照,讲到细节的时候发现自己并没有实际经验(当然实习也因为课程压力和个人水平有限没去成)。于是《原神》从发布到每一次的更新,一边体验着,一边膜拜着。抛开“抄袭”、“碰瓷营销”这些闹得沸沸扬扬的热点问题,从技术细节来看,实在是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B站有技术区Up主专门讲解“照抄一个《原神》有多难”,看完之后还是觉得讲的点略少,如果这个系统的技术点全部整理成专利和论文,大概够若干个博士生毕业吧(当然,工业界的游戏规则和学术界肯定相差很多,这一段的观点也全部为个人直观感受,无任何立场,涉及《原神》的话题太容易擦枪走火,理性评价,不杠)
说起技术带来美好生活,互动娱乐是令人快乐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也有直接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事。前两天去某医院学习讨论一个做了十余年的项目,以及目前面临的核心困难。综合感想印证了导师曾经说的一个观点:“创新程度决定了论文的下限,而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很可能直接决定了一篇论文的天花板。“
这学期的30节健身课正式结束。频繁熬夜+锻炼不太规律导致线条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基本力量指标都有明显提升(当然距离体测满分还有很大差距)。据教练所说“第一阶段提升神经募集能力,第二阶段提升维度”,我大致处在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期。下学期大概率还是会报一轮课,一方面是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康复——不练一练真不知道身上还有这么多部位从没发过力,以及有些部位居然紧张过度从未彻底松弛过。无论如何,运动健身是一定要坚持下去的习惯(对身体本身的投资比任何基金的回报率都高
陪伴了我5年的虾米音乐即将停止运营。个人对音乐App的要求是:1. 评论区不要讲跟歌曲无关的故事;2. 不要有视频和直播等乱七八糟的功能;3. 不要用太长的时间来学习我的听歌口味;4. 如果可以的话,曲库分类要专业且全。想来想去除了虾米之外真的没有什么能同时满足这几项要求了。最后选择尝试了Moo音乐和Spotify,后者的使用体验相对更好,但每个月60块钱的会员费有点劝退,只能在电脑端随便用用基础版了(再次为虾米默哀一秒)。
多线并行的状态依然没有改变。有些事压着ddl和及格线做,有些事由其他同学暂时帮忙撑着,有些事并没有什么头绪,还有些新的任务接踵而至。一个事实正在慢慢从内心被自己接受:未来的路上不会再出现本科期末完成所有课程后的“两手空空,万事皆可探索”的状态,也不会出现上完课/考完试一觉睡到自然醒感觉,只会出现并行、异步、多优先级的调度策略。或快或慢,或开始或结束,或接受或拒绝。完美处理这些事情的人必然拥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处世哲学,通常他们会被称为: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人都渴望且需要共鸣和连接,但首先,需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才有连接的必要——是「人物」,才有「收获」。否则,接入社会的大网后,收获的也只是冗余数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