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伯克利冬令营(3)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今天的行程不那么紧凑。早晨慵懒地躺在床上,不断关闭反复响起的闹钟。直到室内渐渐发亮,才接受了穿过两层窗帘的阳光的唤醒服务。又是一个好天气。

赶在宾馆早餐服务结束之前完成了进食(自助早餐挺丰盛的,不过又忘了拍照orz),收拾和整理后上车出发,不久便抵达拥有巨大玻璃门的游客中心。上午的行程由伯克利学生导游带队游览校园。

图1 游客中心外随手拍

数分钟后,带队老师带着一位小姐姐走了出来,后者就是我们今天上午的导游。通过她快速又丰富的自我介绍,大致对导游有了初步认知。

姓名:Jamie

年级:大四

专业:文学院英语专业,辅修西班牙语。

学习经历:有半年交换经历,参加过多个社团,做过撰稿人、编辑、家教、导游等。

其他:身高几乎超过全队所有人(目测约178-180cm),认为学习中文很难,同时吐槽为什么这一队里没有人文学科的…

听导游讲解不像听课时那般专注,加上游览校园时适宜的温度和阳光让心情越发轻松,后果就是漏掉了不少讲解的细节(大脑翻译系统:赶快给我放个假吧),没记住太多东西。但拍拍拍、逛逛逛,就当是耳濡目染也接收了些信息吧。

图2 Jamie正为团队作讲解

整体路线大致是游客中心->商学院大楼->建筑学院大楼->化石博物馆->校园图书馆->体育馆->校大门

说几个印象深刻的点吧:

  1. 自由和开放:伯克利原本是很传统的工科学校,学生们的活动也并不多。1964年(如果没记错的话),美国政府政治斗争,伯克利的一位学生在校大门附近公开议政演讲,吸引了不少人和媒体的注意,不久就被警察拘捕,此举引起了在场学生的不满,于是学生们成群结队地将警车包围,堵的道路水泄不通。最后,警方迫于压力释放了这名学生。这一事件极大影响了伯克利的校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发出自己的声音,“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也让校园文化更加自由和开放。Jamie说,他们学生对这件事情无比骄傲。
  2. 图书馆大学:伯克利图书馆多早已有所耳闻,而多到什么程度直到今天才有了明确认知。全校共有27个图书馆(对比华科33个食堂),几乎每栋大楼内都有一个。Jamie说自己最喜欢去建筑学院的图书馆自习,最不愿意去地下图书馆。因为地下图书馆大多是程序员,他们敲键盘的声音让她无法思考,而建筑学院虽然外墙老旧,内部却很舒适。
  3. 治安:学校里有上百个911求助桩,保证学生在校园里任何位置都能在视野内找到一个桩进行紧急呼救。信号发出后,警方会3分钟内赶到事发点。夜间有学生送寝服务:可以在夜间(21:00-次日4:00)预约一个警官学校的男生有偿送回寝室。相比之下中国学校的治安就好很多,不过盗窃更频繁(特别是偷车)
  4. 其他:学生们热爱体育、音乐,大多有自己的特长,学校里山地车和公路车特别常见,并配有专用自行车道和停车桩。

行程结束后,队里一位大三的同学掏出准备好的中国结作为礼物送给了Jamie,之后两人合影(于是全队直呼其为老司机)。


午饭后前往博物馆:「The Invisible Museum-History and Memory if Marocco」。可能是一开始没做什么准备工作,对背景基本一无所知,博物馆副标题是摩洛哥人,但展品大多是有关犹太人的。后来查了些资料得知:

伊斯兰教是摩洛哥的国教。99%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主要为逊尼派;其余人口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

所以觉得略奇怪,犹太人占比这么少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叫摩洛哥的记忆呢..(拿了手册,但比较懒不想一行行看原因了

图3 犹太人制作的海报

博物馆很小,大概走完每个角落也不会超过10分钟。展品的玻璃橱窗后面几个手里拿着文物的工作人员,看样子像是在修缮,此处可类比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以前仅了解过二战期间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故事,这个展馆从更多层面展示了他们的生活细节。服装、海报、护身符和其他文化。展柜上一个个专有名词查起来很辛苦,同行的同学看了不久也一个个走的差不多了。耐着性子粗略地浏览了馆内感兴趣的内容后,也离开了博物馆,准备前往下一站听研讨会。

图4 批判希特勒的漫画


(写到这里应该才是本文的重头戏,然而已经零点多了,感觉不太能保证下面内容的质量)

研讨会的主题是「Touch-Interaction with 2D Information Spaces」,主讲人是Andries van Dam。一开始没注意这位大佬的背景,后来发现居然是在图形学教科书里出现过的人,瞬间感慨万千。

图5 三年前学《计算机图形学》时某页课件

简单的说就是,这位长者出生于1938年,是全球计算机图形学界顶顶顶级会议的发起人,著作若干、论文若干、研究项目若干,兴趣爱好还包括骑山地车越野,个人主页上还有2016年骑车登山的照片(78岁能骑车,80岁还活跃在科研一线,好吧我除了膜没啥好说的了。

图6 Andy – Switzerland – August 2016

膜完长者以后,简单梳理一下研讨会的内容。

为什么需要计算机图形学?简单的说就是直观和高效。清晰的图像比数据的堆砌更有助于人们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创造信息。另一方面,根据上世纪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计算机的性能飞速增长,相比之下人类大脑的进化则相当缓慢,因此需要计算机的辅助。

之后他帮参会者们回顾了计算机图形学发展过程的几次浪潮,当然大佬们通常很谦虚,不会过多突出自己的工作。

图7 图形学的3次浪潮

这一段讲解带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很多图形学方面的研究其实比我想象的要早很多,比如1967年就产生了能够识别手写的数学方程并计算的软件,2007年就已经有了成熟的虚拟现实系统。

关于虚拟现实,Dam教授展开讲了讲未来的期望:生活环境的虚拟现实。

当一个人更换工作环境、住宅或驾驶的车辆后,相应的习惯需要很长时间来改变。一种方便做法是将过去的场景直接映射到现有场景中,并通过某种方式实现虚拟现实应用(时隔一天,我忘记了他讲到的方法orz)

后面的话题转入数据可视化。他举出了类似「Nobel foundation digital exhibition」(诺奖得主的数字化展览馆)这样的项目并加以说明。

回顾完毕后,他开始展示正在进行的项目,这部分是远程连线到美国东海岸——布朗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室,Dam直接与那边的两位科研工作者通话,远程展示项目目前的效果。

第一个项目叫做Viztom,是一个数据处理及其可视化的平台,有关系统详细的说明论文可以在这里找到,本来想大致浏览一下论文再来整理这个系统,但实在无奈最近行程太满时间不够,希望寒假能抽空填了这个坑(flag

先用自然语言简单说说这个系统:界面是一块大白板,左侧有用户导入的分层后的数据库。用户可以将任意一个表拖放至白板上的任意位置,并实时查看数据,多个表之间可以建立关联关系,系统输出这一关系的对应图表。用户还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数据、归一化、合并图表…我仿佛看到了这些用几秒内展示出来的每个功能背后,有着无数代码和模型。

图8 Viztom项目雏形

第二个项目叫做Dash,这个系统可处理文献或网页内容:用户可将pdf/html/超链接等格式的内容导入系统,系统几乎能够实时生成每个内容块的数据:包括内容里的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这些整理后的内容全部可由用户进行再次检索和处理。此外,支持多文献同时识别,附带关键词提取功能并生成文字云(Word Cloud),还支持根据关键词反向找关键句子,每个白板上的模块均可视为数据库中的一个对象(Everything is an object)…这些功能多得我写不完了,他们准备把上面这两个系统整合到一起

(这些应用未来很有可能取代数据分析师,并且对科研工作者而言简直是福音)

图9 Dash 工作界面

Q&A的过程很快,唯一记得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从不可回溯的源码中找bug?

详细描述这个问题:我们在使用Excel表格时,可以输入「=SUM(A1:A3)」,并按下回车键,这就实现了对A1至A3区域数据的求和,Excel会把结果填写在表格里。问题是,如果有用户使用上面的Viztom系统,在查询或处理的过程中输错了指令并得到了不符合预期的结果,却很难找到这个错误结果的来源,这种情况下如何修正呢?

问题写了一大堆,回答可能会让人很失望,Dam教授和他的同事听到问题后说,他们考虑过类似的问题,但目前这个版本的系统不具备相关功能,并表示:”Certainly challange”。(其实等于没说,但问题确实是个好问题

图10 长者在作演讲


回程的路上,我迟迟停留在研讨会的震撼中无法自拔,伯克利的钟楼被下午五点半的夕阳染上一层淡淡的粉色。可能今天在研讨会上遇见的大佬比整个大学阶段遇到的都要多吧…

图11 粉色钟楼

当然Andries van Dam的状态告诉我们最直接的一个道理:好身体才是工作和生活的本钱。

从早晨的Jamie导游,到下午历史感浓重的博物馆,再到年近80仍然精神焕发的教授,这三者一个正值青春年少,未来可期,一个虽已成往事,却永远活在一些人的心中,一个一生只为一个领域,却仍然为新事物的诞生而喝彩。如果要说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我想写下摇滚青年常说的一句话: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