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 01|积极计划,拥抱变化

这周整理一下京郊休闲游,是篇压了快一个月的草稿。

前情提要

作为武汉人,我实在是恨透了【新冠】。

当习惯了计划、条理和按部就班时,面对突然发生的变化和混乱,就容易一次次出现波动。心里早就知道,不能把什么困难都怪罪给【疫情原因】,但每当特别的计划被这类事件一次次影响后,总还是会越来越抓狂,然后是茫然、失落和无力。

这次又是,提前一个月就制定好的暑假回家&外出旅游计划,愣是在10天前因突发疫情全部取消。

我原本觉得,今年也还是别放暑假了,就像往年一样。但临近计划中的放假日期时,在实验室慢慢变得不再那么专注,又不知道应该去找谁玩些什么,多少是有些空落了。

虽然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也许老天也不想为难一个人太久。平时朋友聊天中积累的人际关系和共同小目标,终于在某个阶段有了回声。最终促成了一次虽然说走就走,但又详细而丰富的短途旅行。

注意事项

如果当作攻略来写也太没意思了,就想到哪写到哪,聊聊这种临时起意的出行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时间,比如这次是一天半。别问为什么第一天是半天,谁周末不想睡个懒觉,再吃饱喝饱从容上路呢。

其次是地点,京郊可选项比较多,避开疫情区域和热门聚集区域后,也就基本确定了交通工具只能是自驾,景点只能是偏户外的自然风景。夏天比较热,天气预报又有不少段阵雨,基本要避开爬山的活动,也不能在一个景点停留时间太长,以防突然下大雨被困。

既然是自驾,下一步就是如何选车。租车平台基本常用的就一两个(比如神州租车)。而坐起来宽敞、地盘高、适应不同路况,也就只能是7座SUV了。然后,找个车辆评测app(比如懂车帝)看些基本参数和性能,估算一下大概的油耗和加油站点(然后发现京郊自驾基本是不用加油的)。实际开的时候发现车宽还有点不适应,不过在市区爬行了一阵也就习惯了,结合后面的各种突发路况,SUV真香。

后面订住宿,爱彼迎订民宿,方便且未踩雷。

万事具备,开团了。

2018年夏天写过【天朝超级靠谱旅游团】,2019年秋天写过【谁是鸽王旅游团】,本次临时团没定义名称,不过既然是来自北大,不如叫【未名团】吧(狗头

散点/图

  • 度过复杂路况后的愉悦

下暴雨时速40的高速路和积水到膝盖的主干道;连续错车、超车和过弯,还偶尔见到地面碎石的盘山路;一盘又一盘挪车位的市内地下停车场;准确又不那么刻意的路线和时间规划。

路况方面确实都见过,但又没有在北京这座城市中亲身经历过。路上的经历让我想到了南方把树吹断的台风;童年去某个景区司机一路超车到山顶的疯狂;以及老爸反复说”停车不要着急“时的耐心;还有各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恰到好处】。

  • 车载移动点歌台的共鸣

在时而雾气弥漫、时而阳光耀眼的山间小路上,打开天窗,点歌,唱歌,聊不同年代的趣事。一边开车一边穿插起各个时期的歌。不同于视觉冲击形成的记忆,旋律和气息能停留得更久。计算机看一段音乐可能只是一串占用空间并不大的数字信号,可人脑却能从特定规律的音频信号中复现刻进记忆中的视觉信号,实在神奇

  • 第一次团队合作的安心

策划,摄影,特邀嘉宾。氛围很融洽,让自己开车的过程也很安心。所以,破冰能力很重要。

从来没有哪次旅游过程会跟计划的时间完全一样,然而即便这次的路况过于反常,人员也是第一次组团,却在各种关键时间/地点的节点上稳稳压住,还遇到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巧合——比如出发时全员上车后下暴雨,结束时朋友们到家后下暴雨(虽然自己没躲开,但在北京像开船一样的骑着电驴回宿舍也算极为少有的体验

  • 【花海】居然真的是花海

废话不多说,上图。

后续

  • 前几年玩少了。明明作为没课的phd在读,有充足的时间自己调节科研进度和工作计划,却没好好考虑把周日+周一作为休息日多出去走走;
  • 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自己理应再主动些。本科的玩伴大多是同学、室友、社团和学生组织,大家共同话题相对多,不需要太主动扩圈也能聊到一起。迈入研究生后,同龄人日渐独立,偏向于研究生社交的团体也不多,再加上跨校联合培养带来的gap。除了日常吃饭和运动,时常觉得找不到能一起玩&一起探讨科研问题的圈子;
  • 自己的态度决定了世界的回应方式。是否保持乐观是一件很难控制的事,但是否接纳和包容纯粹是自己的主观选择。当放下包袱,选择完全打开视听,才能深刻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遇喜不乐极,遇悲不逃避,才可一点点找到自己的本心。
  • 应变和计划同样重要。如标题和中心思想,不赘述。

本文初稿写于8月17日,9月10日凌晨即兴整理发布。

变化都是很快发生的,当自己看一个月前自己写的内容时,已经发现自身感受的变化了。

稳定和变化均有利弊,积极看待变化比刻意维持稳定要好。

若预料之外的变化来临时,希望也能有今天的平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