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 04|假期充电之停止内耗

【写在开头】

本文内容仅为个人心理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对话,枯燥、混乱且没有国庆节日氛围,请谨慎阅读。

任何描述无任何指向性。

大约十天前,某次会议结束。

在整理完会议纪要,点击【发送】邮件,对着快夜里11点的时钟叹了一口气:“今晚可算能稍微休息一下了。”

回宿舍,室友和小组几位同学去了外地出差放风,我漫无目的地刷了会儿手机,又打了会儿游戏——然后就很晚了,洗漱完躺下就更晚了。虽然困但还是不想睡,于是补了更新的某档综艺。

睡的时候看表,心想明早可能赶不上早餐了。早上醒来,又觉得周末就不去实验室了。然后继续外卖+电影+游戏。这种拖着疲惫却始终不停摸鱼的“自动驾驶态”,不但没有让休息变成能量,反让新的周一格外的困。

类似的经历这一两年来是不少的,有时候会被一些ddl推着走,也有时候会想如何找到目标感和树立价值观,但依然经常处于意识到问题严重但并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的状态。

本周一读了篇神奇的推送(怎样改善长期心理内耗的状态? ),突然有了一阵触动,进而结合推送的内容对号入座,稍微记录一下内耗的积累与尝试阻止的过程。


内耗积累过程

注意力的指向:内部归因

做题家思维:“如果不是别人的问题,那就是我的问题。”

什么科研、项目、情感、生活琐事——有问题就会有答案。

但做题家会迷信最优解,或者说标准答案。当对外找不到的时候,就对内找。于是想不清楚的问题积累多了之后,就会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到自己身上。

指向上的冲突:评价指标

敏感与怀疑:“我真的有导师以为的那么优秀吗?”

最初可能还是高年级层面带来的压力,然后是同龄人压力,再往后就有了低年级自下而上的压力。

总会感觉论文看少了,代码写少了,点没钻进去,项目没做完,大家讨论的听不懂,自己想讨论的没站稳。

整理材料、报表、画图、做PPT、做视频和展示场景,这些工作确实重要且完成度很到位,但真的能体现博士研究生的价值吗?(自问)

进而觉得导师视角的评价指标于我并不准确,产生自我怀疑。

冲突的处理:低成本快乐

自动驾驶态:“既然都这么累了,为什么不让自己开心一下呢?”

想不通的时候就停下,然后选择低成本放松方式——视频和游戏。这两样实在是效果显著的麻醉药,前者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后者总能快速给予反馈。

它们能让人停下胡思乱想,保持一段时间的专注,然后带着被迫停止运转的大脑陷入被动睡眠。

有限能量总和:睡眠控制

无理由疲惫:“明明睡够了时间,怎么还是这么困呢?”

低成本快乐确实能解决一时的苦恼,但总会产生更远的影响。

比如工作时间段的专注状态,或是睡眠时间段的恢复效率。当工作节奏中感觉到的精神放松和满足越来越少,就逐渐挤压了原本物理放松的时间——睡眠。

睡眠问题影响可太大了。到了这一层,心理问题就已经要向生理问题转移了。

必须停下来,然后溯源。


具象的事情可能有,若干次刚刚结束某件重要时刻后立即被push进入下一件事,或者是若干次心理建设到位准备“集中火力干事业”的时候来一个紧急且重要需要加班做的任务。

针对具体的事情,可能现在慢慢有了一些并行化处理的方法和原则。

内耗的积累来源于事情的积累,却并非与任何一件事直接关联,只能用更普适的方法处理。

内耗停止和溯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发生变化后,需要找到来源,然后一点点反向处理。

最前面推送里写到了最简单有效且直接的内耗处理法则:“按时休息”(并且一定是主动休息)。这样至少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起居。

然后才可以开始思考并解决深层问题。

了解睡眠机制

自然本就错综复杂,人作为其中十分渺小的一部分依旧过于复杂。这也就让万事万物皆有学问。但凡想到一个什么话题,可能觉得有一定深层道理——按关键词一搜索,一定有前人工作已经在探索了。

(比如,过年跟朋友讨论春晚,上知网一查,就有分析春晚主持人和台词的研究)

读研期间长了会【盲目迷信科学】,约等于“读书读傻了”。

怀疑和好奇可能发生在任何事物上,睡眠也不例外。还好,这部分的探索遇上了今年刚引进翻译的专业科普书——《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原书题目《Why we Sleep: Unlocking the Power of Sleep and Dreams》,作者Matthew Walker)

经初步了解,大致有这么几个印象深刻的点:

  1. 快速眼动期(REM)和非快速眼动期(nREM)各自的作用和不同睡眠周期内的时间段;
  2. 昼夜节律调节(生物钟)和清醒激素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核心结论有:

  • 人类生物钟是24小时15分钟,所以往后调节入睡时间很容易,但往前调很难;
  • 清醒态是消耗注意力进行原材料接收,nREM态是恢复注意力并进行原材料存储,REM态会对将原材料进行打磨加工,整理大脑记忆;
  • 清醒时长越久会越困(约等于单调递增函数),昼夜节律带来了周期性的困(约等于周期函数),这两个函数的节奏相对一致时会产生正常的生物钟,反之形成错乱。

这样,我认定了睡眠和规律主动睡眠的重要性,并开始进入“按时休息”的轨迹中。

环境与行动力干预

当休息充足的时候,可以选择投入低成本快乐,也可以选择投入日常工作生活。

后者是需要环境和思想共同控制的。如果是躺在宿舍床上,即使再想着学习也没办法马上实践;反之,在实验室即使再困也很难像在宿舍一样睡得沉稳踏实。

在特定的环境做特定的事,于是需要先行动再思考。对于这样日复一日的事而言,更是不能想法和变化太多。这就约等于,曾经学习只能选择去教室或图书馆,几乎不可能在家或者宿舍。

惰性使然,除非有十分紧急的目标和要务,或是发自内心的兴趣和追求,否则短时间内绝不相信自己能达成【居家办公】、【宿舍学习】这种flag。。

比如,按目标设置,我需要每周更新一下札记来促使自己有所记录和收获。这周经历了一些影响生活平衡的内耗态后,还是要回实验室来码字。

深层问题追溯行动似乎目前只进行到了这一步,但已经比内耗态好太多了——这种不需要被推着走的感觉,不会在休息时段收到消息的日子,只有国庆这样的长假才能享受得到。

后面两条仅仅是脑补的理论基础了。

重塑评价指标

这部分跟科学研究就有点类似了。

如果不是全新的领域与话题,通常需要一些评价指标来支撑创新点,然后再谈核心的贡献,反推做一项研究的动机——也就是所谓的【讲故事】。

人生的故事应该怎么讲?似乎每个人也都需要一个评价指标。毕竟马克思曾说过: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连接关系产生阶层和影响,也有了层上的评价。即使是追求超越一切的自我价值,还是离不开社会关系。

如果认同这个假设,评价指标就显得十分关键了。当自身价值观与外界评价体系一致的时候,就会觉得顺风顺水,反之,就是敏感和矛盾。

在一场“高矮胖瘦的游戏”里,还是要培养并强化自我认同。

走出去,向外看

最直接的方式是,多进行有效社交,多发出信号,聊聊天。

当内心足够强大后,就能逐渐以合适的尺度客观评价事情本身。

不指望任何事情都做外部归因,但能建立起内外平衡态。

人一直是变化的。

希望无论过程好坏,总归是成长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又及:

为什么要登山?

因为山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