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内核

从最近的一些波动中,剥离出一点思考。

(标题是乱想的)

内核不变性

近半年常常会和对象聊到一些深层话题。

在我们的案例里,MBTI(一种在过气和流行之间横跳的人格测试/分类方法)的3/4是不同的,从社交模式、行为习惯、感知角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实际相处中,大部分的差异带来的是融洽互补。而在审美、爱好和评价体系这些极具个人色彩的维度上会呈现冲突。

经过讨论,虽然我在理工科背景上接受了一点点艺术教育,但渐渐发现个人对于美的深层欣赏和创作能力上并不如她,更多时候是把艺术创作用在了技术实现里,而不是单纯追求创作本身。

比如在视频爱好上,我一直很欣赏各类技术拔群的鬼畜内容,但对AI合成配音+模板化生产的短视频接受度很低。流行音乐的爱好上,我容易先被优质的技术(如不同唱法的融合,音准和节奏的控制等)吸引注意力,随后再去考虑(或不考虑)作品思想。

内核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长时间的,而能够自驱的工作又会和爱好产生关联性。

比如,如果自己完成了一项还比较满意的论文工作,有两种外部评价可选:

  • 这个工作很扎实,很有效(solid & work)
  • 这个工作很新颖,很酷炫(novel & cool)

我的内核会选择后者,但计算机学科论文的严谨性会更加关注前者。

于是,我在不同细分领域间兜兜转转,居然在一个做视频/视觉内容处理的大组,把大论文做成了组内无人涉猎过的XR+HCI框架。

这可能就是一种绕不开的内核。虽然博士生有导师和同门交流,但最多的产出还是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没有原始自驱力的工作是难以长期坚持的,只能更多依赖外部正反馈(通常会是经济回报和人际关系,比如给公司搬砖拿绩效,发论文获得更多赏识和声誉等)。这些正反馈的弱化,便派生了不稳定的焦虑和迷茫。

不稳定拓展

话题先回到MBTI上,聊聊能量来源的区别,也就是常说的I人和E人(Energy: Introverted vs. Extraverted)

每种类型的人格没有明确的好坏,但都存在特定的缺陷。我清晰地记得自己在中学阶段从E转I,又在研一之后逐渐转回了E,之后就基本稳定不动了。究其原因大约是中学期间的同学能力太强,让整个人长期处在“辅助位”思想,冒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从而收敛锋芒,谨言慎行。本科阶段见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直接人际竞争压力显著降低,渐渐扩大社交和合作意识。

本科时的“辅助位”思想未产生明显变化,但整个人状态逐渐自洽,自我定位和目标都在朝着清晰的过程中发展。

开启phd生涯后,接触了更大的平台,遇到了更多的责任。群体内个体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体现为工作上不同的细分领域,半跨专业后与身边不同的能力背景。工作中的“辅助位”变少,但“责任位”明显变多。尤其是近两年,经过一些艰难的转型后,我发现自省和反思少了,有时想记录些什么想法发个博客,也会转瞬即逝。但和人沟通对接的场景越来越多。

phd生涯至今,MBTI从一个内核稳定的“辅助位”守护者,转变为内核不稳定的“责任位”主人公,或失去了理想主义的执行员。

内核的不稳定,一方面拓展了人格或处事方式的边界,一方面伴随着深层的焦虑。

The Reason Why

在自驱力和工作外力的双重推动下,混合现实与人机交互的结合点是自己方向收敛后的出路。

本文起笔受到了专业相关讲座的深层启发与刺激。

在听到专业团队完整、科学和有趣的工作分享后,在受专业启发之余,内心深处涌现出了一个问题:

  • 为什么我几乎是以单人的力量,选择了接近专业团队的工作执行路线?

一方面,我验证了自己对领域综合知识的专业性差距(显著,但并不是特别大);另一方面,也尝试分析单兵是如何引起的。

最近导师提供的合作项目、交流、系统构想非常丰富。并分享给我一句话:

不要等准备完美了再去做,因为完美的准备根本不存在。 ——查理 · 芒格

无论是前面的长期工作反思,还是近期的交流和选择,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区分:【看似可选】和【真实可选】。

  • 看似可选:付出全部精力可以实现的一些构想,选择一些理想主义的offer或支线机会;
  • 真实可选:部分精力能够实现的实际价值。

【看似可选】更接近于站在上帝视角下回顾,【真实可选】出发自个人当前的认知水平和所处条件。

个人努力之外,必须感谢身边的环境和人,后者共同增加了【看似可选】的机遇。随着平台变大和人脉拓展,深入的合作和交流成本是在隐性提升的。多选分散了注意力,所谓“越是贪图完满,越是搜不干净”。

人的终极能力,大概就是在一次次内核的破碎和重组后,所能真正驾驭的平台和达到的高度了。


回过头看,想要实现自洽的逻辑是:

找到自己的内核,控制或意识到阶段性的认知改变,分析原因,再寻找稳定。

大约思考和写作的过程,就是走在寻找稳定的路上。

最后补充两个来自导师的,让我受用的建议。

如果有像我一样,也在延期着或迷离着的人,共勉:

  1. 定期复盘:如果各项任务太多,请定期整理列出轻重缓急
  2. 保持节奏:设定阶段性目标并获得外部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