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H.D. GRIND-博士是怎样炼成的

很少能在读英文文章时产生如同看小说般的激动。

《The Phd Grind》这篇一百多页,不长不短的文章彻底吸引了我。

《The Phd Grind》这篇文章,或者说一本薄薄的书,由斯坦福的学术大咖Philip J. Guo于博士毕业后写成(2012年7月),全文内容作者称为回忆录(Memoirs),集叙事、说理、即时感想和三年后(2015年)的评注于一体,相当全面且深入地记录了作者自己六年的博士生涯,并作为前辈给出了不少实用的建议。

从本科大三时申请直升博士签下导师,到今天博士第一年开学已过去接近两个月,一年半的时间说走就走。然而受限于个人眼界,除了知道「难毕业」、「压力大」等特征,以及熟悉了实验室的环境和接手一些项目外,我始终没有找到(或者说没有主动去了解)一个博士研究生可能会面临哪些实质性的困难,在什么阶段应该去做些什么来取得收益,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以及这几年内有哪些可能性。

原文作者毕业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王牌学校Stanford,攻读博士学位前已有麻省理工的本科和硕士学位(5年双学位)外加一定程度的博士研究阶段规划。无论是起跑线还是资源都与我们完全不在同一层次。即便如此,想要顺利达到Phd的目标仍需付出夜以继日的努力,其间经历的无数挫折,看不到未来的绝望,以及那些灰暗中的小惊喜,无数看似巧合的机缘,以及最终疯狂追赶毕业的期限…真是比英雄主义电影高得太多太多了。

时间有限,本次读后感先摘录其中读的过程中非常有感触的点,作为博士初始期的小感悟。日后需重读再仔细整理。暂且把这篇归档于“读论文”吧。

二手的知识往往是不如一手的,强烈建议感兴趣的读者去阅读原文。(中文版戳这里

下面开始做摘录和一些感想。

If I was stuck on a research task, then I could instead focus on classwork or hang out with friends.

这一段是穿插在作者Phd第一年中间沮丧的心声。这一年作者从导师给的一个做到一半的项目接手,做了很多“杂活”、“体力活”,最终由于系统的坑太多而没有产出任何文章。作者在这里说,“(本科阶段时)如果我被研究任务卡住了,我会把注意力放回到课程任务上来,或者和朋友们出去浪一次。”

当不再有备选方案和舒适区时,“情绪与我每天的进展密不可分,在那几个月里,进展非常缓慢。(因此作者情绪非常糟糕)”

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零年级(大四)和一年级(现在)不一样的心态。大四毕业设计虽然踩了几个月的坑,但总是不用担心毕业问题的,做出一点「结果」而不需要「成果」就能拿到学位,附加一点点毕业期的悠闲(事实上并没有,但心态还可以)。而正式踏入phd生涯后,科研就是学习和工作的中心,甚至全部。

Understanding the motivations and incentives of one’s potential collaborators before working with them.

二年级时,作者到另一个组里探寻合作项目,这一年意外地收获了一篇第二作者的顶会论文(但由于第一作者不是他的导师,所以这篇论文对获取学位没有直接帮助)。这也让他明白,在一个项目开始前,弄清楚每个合作者的动机和规划非常有必要。

比如一年级时接手的项目,是他的导师几年前初始发起的,而导师已评上教职,领头的博士生也开始考虑毕业,因此项目无法有效推进就在情理之中了。第二年的两位合作者,一位是年轻的导师,一位是正在赶着出文章的博士生,自然更有产出和投入的动力。

For most students in my department, nobody would notice or care if they took one day off, so by extension, why not take two days off, a whole week off, or even a whole month off?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先是笑了,后是反思。

对于一个组里的学生而言,如果不是导师特别push或者项目盯得紧,其实没有人非常在意你是一天没来,两天没来,一周没来,甚至一个月没来。

虽说国内一般管理还是比较严,但坐在实验室就算是在干活吗?博士生的时间陷阱非常真实,更何况一年级阶段课程和研究双线推进,稍有懈怠可能就让时间白白浪费。尤其是像我这种实验室和学校不在一座城市的学生,就更是会缺乏持续工作的热情了。因此,一天,两天,一周,一个月,做了什么,没做什么,记忆清清楚楚。

A tenured professor can survive several years’ worth of failures, but a Ph.D. student’s fledgling career—and psychological health—will likely be ruined by such a chain of disappointments.

来到作者的博士第三年,由于有了第一年的项目积累和第二年的研究经验,作者在导师的“鼓励”下重新接手了第一年未完成的项目,却又以失败告终,于是作者毅然决然退出项目组,自己另寻合作。这个项目先后由4位博士生接手,其中两人没有任何产出(一个转组一个直接退出读博),一个熬了3年出了第一篇文章,另一个就是选择退出项目的作者本人。

因此作者说,拿了稳定教职的教授可以承受若干年的失败(只需要等一次产出),而一个博士研究生由于正处人生黄金期,根本无法承受这种连续若干年失败的后果。其实这段话既是写给博士生看的,也是写给导师们看的。

This limited time span was great for motivating students to focus. Back in school, there often wasn’t such a sense of forced urgency, so students could spend weeks or months meandering.

三年级结束后的假期,作者选择前往微软研究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暑期实习,能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并发表文章。上面这段话摘自作者后来的批注,因为博士生在学校里通常没有这种精确到几个月的时间压力(通常是按学期或者学年),导致经常几个星期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而公司实习这种大背景下,就有了必须完成的目标。

Going from zero to non-zero number of users was a transformative moment.

第四年,作者开始着手自己想方案,自己做项目。第一个项目作出雏形后,到处推销和“乞求”,最终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三位来自网络的用户。

因此感慨,「从零到一」通常比「从一到一百」难上太多。

不仅是科研,就包括许多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的转变,从零到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比如,很多时候读到他人的心得,或听一些经验分享会,真正能够受益的点通常是自己曾经考虑过的,即已经完成了零到一这一步,他人的点拨只是从某种程度上给予支持,帮助实现一到一百的过程。

The purpose of academic research is to produce validated ideas, not polished products.

摘录这句话也是给自己提个醒,学术研究不是打磨产品,重点应该放在产出并验证可行的想法

That’s how research marches forward bit by bit: Each successive generation builds upon the ideas of the previous one.

第五年,作者有了完整的想法和方案,并投出了论文。回看之时,“Marches forward bit by bit”形容得非常到位,任何进展或想法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或者自己曾经的工作上,推进一小步,再进一小步。

A Ph.D. program provides a safe environment for certain types of people to push themselves far beyond their mental limits and then emerge stronger as a result.

There are no textbooks, no lecture notes, and no instructors to provide definitive answers.

最后,作者开始总结整个博士阶段的心路。这种历练不像高考前的百米冲刺,而是像一场持久的马拉松。马拉松是对肉体的推动,而攻读博士则是对精神层面。它能够让自己远远超出曾经能够承受的心理极限,然后因此变得更加强大。

“没有教材,没有讲义,没有保证能够获得准确答案的方法。”

能够找到答案的地方,可能是一篇论文,一段古老的代码,一个神奇的网站,或者一次茶余饭后无意的交流。这种看上去十分「机缘巧合」的事件,离不开夜以继日的沉淀,开放的思想与积极交流的习惯。


得来这篇文章也是一种机缘巧合,先是8月份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位哥大准博士(@李丁泽宇)发的《The PhD Grind 二次读后感》。当时看完就想:“读后感都这么厉害的话,原文一定值得一读。”就顺手翻了李丁泽宇大佬的博客并顺手收藏。

直到今天打开收藏夹准备查论文的时候,又翻到了曾经收藏的文章,想到开学了快两个月自己还没摸出什么读博士研究生的门道,索性就当看故事来看看Philip J. Guo的求学经历,这一看就根本停不下来了。

最大的感受是,千万不可拘泥于小圈子。

勇于尝试,打开眼界,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