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翻看各大票务平台推荐的演出,发现离家近且价格合适的,只剩下正月十一的一场黄梅戏。
前几天爸妈上班了,而我每天大部分时间又基本在房间中看书度过,导致奶奶一个人坐在屋里看电视也没人说话。灵机一动,买了两张戏曲票,一起去看吧。本身就是惠民演出的第一场,又买到了1排1桌1座,外加8折优惠券,40块一张的戏剧票简直比电影还便宜。不过大麦网这种取票地点和演出地点相隔半个城市的设定,可以说极其反人类。以及,武汉地铁这么多年终于涨价了。
言归正传,剧名《罗帕记》,提前看了梗概,简要剧情大致理解成高中学过的《窦娥冤》就好。以一块祖传宝物金丝九龙罗帕作为引子,封建/婚姻/科举/冤案..略过不表。
在已知剧情的前提下,第一次踏入戏院,也是第一次完整看戏。到场时离开场还剩10分钟,剧院里已经几乎坐满了人。放眼望去,尽是花白的发色。
戏剧开始了,我还真不习惯这种「字幕已经显示了很久,演员才唱出几个字」的感觉,为什么一句话能唱悠半分钟?为什么几段话就能讲清楚的故事能演这么久?为什么奶奶能看得这么津津有味?
带着疑问,耐着性子,观察起演员的服装,妆容,还有乐队一角那个敲得叮当响的小棒槌。诶,这个棒槌挺好玩的!
经过一两场戏,思维也跟着慢下来了,开始仔细听每个字七折八拐的转调。大致听出了几种不同的台词:推动剧情的、心理活动的、矛盾冲突的。第一种速度快,调子平甚至无调;第二种速度慢,曲曲折折,升调则喜,降调则忧;第三种或急或徐,或高或低,变化最丰富。
简介里写的70分钟演出时间早就过了,戏才刚演到最好看的位置。
一边欣慰着这彻底值回来的票价,一边享受着演出,一边又心疼燃烧着生命的演员。
武汉湿冷的初春,演员穿着薄长褂,男主角在台上一跪就是十几分钟;女主角有点感冒,第一排能清晰地听到些短促的咳嗽和喷嚏声,以及被哭戏掩盖住的鼻音;还有那些跑龙套的小角色,活泼又卖力。现场演奏的乐队,直到谢幕时都未留姓名。
可惜的是,传统剧本极大限制了戏剧的吸引力,「推陈出新」的口号喊得响亮,春晚戏曲节目的舞台班子换来换去也还是那批人。
短视频和信息流推送的兴起,现代社会逼着人们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内容。而传统的戏剧,恰恰是把一段并不多的内容,演绎到淋漓尽致。
科技会带来进步和新事物,那么传统又该如何延续呢?
感谢文艺工作者们带来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