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 06|相信专业的力量

上个周末偷懒没写。

札记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再不更新怕是又这么懒下去了。

本周结束了本轮第10次心理咨询,就先从这个话题开始,带一点科普,也带一点主观感受。


无论是否做过咨询,可能都会有个问题:

心理咨询有用吗?

比如,对于具体困难,咨询师并不能给出答案,只能引导来访者自己去探索。

同样,如果不是采用行为心理学疗法,咨询也不会限制你之后的行为模式,也不会强迫你之后需要做出什么改变。

再比如,无论话题进行到哪里,一定会在指定时间点结束,即使内心再怎么翻江倒海,也要收回。

那么从实用性上来讲,在特定时间,花钱,前往指定地点和人聊天这件事,作用在哪?

对个人而言,大致有比较重要的两个阶段。

  • 第一步,复述:提供了一种近距离的【旁观者视角】。

人们回顾自己的经历时,一定是第一人称。旁观者视角的奇特之处在于,有一个人耐心且细心地听完了你的故事,并进行一些简要复述,来捕捉这些经历中可能带来波动的【重点】。

这大约是一种交流技巧,即:我听到了你说的,但我需要确认我听到的和你想表达的是否一致。在达成一致之前,并不会进行下一步的评论与探讨。

其实这种【确认】的过程在日常认真交流的时候也很有价值,但通常会因为麻烦而被忽略。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偶尔可能带来误解和矛盾。

确认的话术很微妙,如果客套了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有次跟朋友聊天,对方突然说:你这是在给我做咨询吗(尬笑

而就在复述这一步,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体验。如果把握得当,可能会比自己叙述带来的情感冲击更大。就像是乘着时光机回到了事发时段,眼睁睁看着过去的自己经历,却只能接受事情的发生,而无法再去拉一把。

这有点像看脱口秀演员周奇墨的表演,可能仅仅是把生活中发生的事重复一遍,就会带来强烈共鸣和笑点。类似于此,咨询中被复述经历的时候,如果戳中要点,效果还是比第一视角产生的冲击力强很多。

  • 第二步,商量,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样本池。

这一步对我而言最大的作用是,在一个更大的样本池里找自己经历的定位。

大多数职业中,深入接触不同的人的机会并不多,即使有,也不会有太多了解。而这些样例在咨询师这个职业上得到了一些深层的聚合。这种聚合并不是全部的经历互换和共享(毕竟这涉及到隐私和职业道德),但会形成一些特征与聚类。

当一个个体脑海里积累了大量样本,那么其他个体从此处寻找聚类和定位便有了意义。

如果是共性的问题,那至少不会觉得太孤单;如果是罕见或独特的问题,那会学者接纳这种特殊性,达成和解。

我也不确定这样的表述是否真正传达了想要表述的意思,但这两步缺一不可,且全程需要高度专注。


然后聊到最近的工作。

人机交互实验和心理咨询两种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方法似乎有着高度相似性。

区别在于,一个是和人,一个是和机器。

相似之处则是收集样本,统计规律,寻找方法或者主观、客观评价。

过去很长时间里,工作不集中的时候会产生反复的迷茫和焦虑。

许多同学会重点去分析,一篇论文为什么被拒稿,哪里还存在着问题。

而我的过程恰好相反,自从年初一个简单的工作接收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想不通它为什么被接收。更进一步地说,我似乎还没摸到领域内的一些基础知识铺垫或者共识。

在迷茫的过程中,还有漫长的怀疑,然后开始较劲。

会跟自己较劲,也会跟到手的琐事较劲。没错,越是安排新任务,越是要无声地证明:这些事我可以做,并且可以完成的很漂亮——以为认真完成一次后面就不会再有了。然后去苛求一种不被任何琐事打扰的学习或科研时间。

事后看来,这样的想法很天真,但切实存在过很久。

当不被打扰的时间真正出现的时候,心里已经疲倦得不想工作,但又有一种监督的力量在迫使自己无法放松。如果在准备好进入状态的时候再次被打断,又需要更久的时间恢复注意力,约等于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

近些日子,注意力终于慢慢向科研主线回归,也不再和外界琐事对抗,重新建立认同感,再慢慢对一个领域的工作产生兴趣。

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每天一口甜点】:如果以天为单位,那就是今天又沿着主线迈出了一小步。即使是一点点积极的信号,也不能放走。


咨询也不确定会不会有下一个10次,但渡过最黑暗的日子后,一切在慢慢好转。

只有在向好转变的过程中,才有多余的注意力去发现曾经出现的问题根源,再一点点迈过去。

同时发现,其他事情,开始变得简单了起来。

本文标题想了挺久。

在研究环境泡的时间一长,会去坚定地相信问题可能存在的最优解。

而科学并不是绝对权威,只是一种符合当下人类认知水平和物质条件的局部最优,这也就有了各类专业领域和对未知的探索,和情感与社会关系的连接。

相信各个方向专业的探索,也会让整个社会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

1024,同行们节日快乐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