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果实

从上次发完博客过去了十来天,虽然研究进展得十分缓慢,但思维仍处于高度活跃期。

文章略长,随笔略枯燥,配合一点音乐一起读吧。

莫文蔚 - 盛夏的果实

https://github.com/HusterHope/blogimage/raw/master/%E8%8E%AB%E6%96%87%E8%94%9A-%E7%9B%9B%E5%A4%8F%E7%9A%84%E6%9E%9C%E5%AE%9E.mp3

科研:一个人的不安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开始试着挖掘一份代码的内部逻辑。当我打开工程源码,面对着动辄一个文件上千行,一个程序数万行的代码量,突然感受到一阵强烈的紧张,或者说恐慌。

这种感觉带来的冲击力如此震撼,以至于在之后的这几天内,每当我想起那些花花绿绿的代码时,都需要先用上几秒钟先把心情调整过来——上一次同样的状态还停留在高三。

大致如下:

高三那次,正值成绩波动期,二月寒假过后返校的第一次模拟考。由于是每个人随机分配考场,我前面正巧坐了个常考年级前10的高分班学霸(全年级人数1600+,个人仅在上次超常发挥进过年级前200..),第一天下来觉得压力挺大,似乎是因为数学有大题没做完。晚自习前趴在桌上小憩,无意间脑补了一下第二天理综发卷的场景,紧张出一阵冷汗..

相比日常工作中消耗的大量脑细胞和不经意间度过的时间而言,在不安甚至极度焦虑的时候才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内心世界。

这也让我突然反应过来,已经好几年没有产生过这么强烈的不安了。这种感觉来源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它们一点点积累,无处释放的时候突然从心里的某处出现。

真正接触科研工作也过去了大半年,对「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这句话慢慢有了理解。小学中学和本科,至少是有同学的。「同学」这个词很微妙,它反映出一个「共同学习」的状态,会在一段时间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小到一份作业,大到中考高考之类——稍有些想法的同学可能会找些额外的事情,但大都离不开一个圈子,一个集体。即使是同学间交流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直接要作业答案或者代码,也能感受到一种交流的状态。

而开始科研(或者说做实验)后,学习,工作,生活,各是不同的圈子。

我会因为有人问我博客文章中的知识细节感到高兴而非麻烦——虽然这可能会占用一些时间来解答;也会因为找到相似研究方向或者踩了相同坑的朋友而欣慰——这至少比无人触及的荒原大坑来得踏实;会因为一个环境配置成功高兴一晚上…当然,也会因为一些因为能力不足而碰上的小问题而焦虑好几天

何以解忧?且看下文分解。

体验:广度优先搜索

做实验做不动的时候,就去运动一下,吃顿好的,再读上一本书单里的书,看一部好电影。

犹记得今年寒假在伯克利交流的时候,Naeem Zafar教授讲过的一种学习方法,还有被说烂了的20/80原则。简单的说就是,扩大视野和圈子,多体验多接触。

20/80原则可以用在很多场合:比如每天80%的时间用于正常工作,20%的时间用于其他;比如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使用该领域专家们20%的时间去了解80%的基础知识,换句话说科研里最后20%的突破(甚至2%的突破)可能需要付出80%的时间;再比如个人时间投资,80%用于核心工作,20%用于其他。听起来都挺有道理的。

受限于活动范围,整个夏天里比较喜欢的方式包括:书籍、电影和运动。美食寻找起来有点费时,等以后有烹饪场所了再尝试。

书籍

近期读的书里科幻占比挺大的:《1984》/《Flatland》/《你一生的故事》/《永恒的终结》,分别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线性代数教程中用于充分理解空间维度的参考书、电影《降临》的原著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它们分别从社会维度、空间维度、语言-时间维度以及社会-时间维度出发,对于我这类只读过《三体》的科幻小白而言,上面每一本读完之后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特别是第四本),对相关学科的专业背景也会有一定理解或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要说科幻的坏处,那就是看多了容易「难自拔于世界之大」..

电影

暑期档的电影各有千秋,整体令人满意,也让我更加喜欢电影这种载体,更喜欢一个人去夜场电影院或者坐在电脑前仔细体会,从故事里体会到更丰富的人生和更广阔的世界。凭借影院观众们的衣着、购票时间和位置、离场习惯等,大概对他们的背景猜测一二:比如带着电脑在电影开始前还要做机器学习PPT的中关村程序员,比如提前一天就买了最后一排正中央单人坐的有故事的观众..与这些人共度生命中的一个短暂的时间片,擦肩而过,各奔东西。

如果说正前方荧幕上是虚拟,那么转身90度就是现实。这种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切换,本身就自带一种魔力。

运动

运动就主要是健身和篮球了,办健身卡之后持续了4个月,在教练的指导下基本摸清了减脂的门道,但减的有点过度..后续还要多练力量。出于自我保护,篮球还是不太愿意持球打对抗,半场多用无球跑动、挡拆掩护、定点投篮、空切之类。上个月作为伪球迷看了几场世界杯,感觉足球和篮球在某些战术上还是挺相似的。

在密切注意身体状况的几个月里,我认为对保持身体健康的优先级应该高于常规工作。这里的健康不仅是「不生病」,还包括体脂率、饮食、作息、心理状态、思维活跃度之类。在健康的状态下工作才能使效率最大化。而适量的运动恰好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能提高食欲,能提升睡眠质量,能在一次次肌肉发力的时候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也能给大脑适当放个假。

最后,无论是哪种活动方式,都应该力求打破舒适圈。

社交:人性变化万千

说到打破舒适圈,那就顺带聊一下社交吧。最近跟人的接触还不少,大概有老朋友、校友和陌生人的故事。

老朋友

今天,和某位十年都没什么联系的小学学霸突然取得了联系,简单聊了几句。顺便问到了小学同学有没有建群,答案是没有。

我去问了问小学班长,达成的共识是:

该有联系的会一直有联系,没联系的初中开始就再也没说过话了。

即使拉一个群,也不太能有共同话题。

不得不承认,事实就是这样。

校友会

周末参加了校友会。目测参会的年龄层主要在25-35。三岁一道沟,五岁一道坎,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坐在旁边说不了几句话就只能各自低头扣手机的尴尬。后来按年龄和专业情况分桌后倒是遇到了一些聊得来的朋友:有直系学长,有电气博士,有教师,也有产品经理。桌上大都是互联网行业。聊到后面组建了些小群,桌游/骑行/读书/K歌之类,不过预计也要一年后从上海返回再约了。

抛开结识朋友本身,对当下社会残酷的一面也有了一瞥。

82年毕业的一位校友在二环内有四合院;97年毕业的校友在四环内有2000平地;98年毕业的校友发表激情澎湃的宣讲,主题为《变现》…

怎么说呢,可能一下子闻到了太多铜臭味,让人想吐。所以下面一小段略带戾气,当然,也稚气十足

这都是现实,都是活脱脱的人。如果他们与我毫无关联,我可能会不屑一顾。但拿早入局十几二十年的资历作为炫耀的资本,一边手握坐地起价的房产,一边告诉年轻人好好奋斗,甚至炒作、变现,在我听来与「割韭菜」无差别。高位接盘?怕是脑子有坑。

与这些「成功人士」相比,我拥有的可能就是时间,以及选择权——自己决定去成为什么样的人。

陌生人

说到「割韭菜」,上周知乎上蹦出来的瓜可真多。

某个大V开始做区块链项目被炮轰,其大V男友出面解围又被挖老底,又是某个大V被指控学历造假+骗炮,又是某个知识渊博的大V投资区块链,被割的倾家荡产…被割的这个人和第一位大V还曾有过恋爱关系。这倒是再次印证了一句话:

互联网上谁都是赤身裸体。

做事之前先学做人。

以及,涉及到利益的时候,所谓的熟人/大V不过都是幌子。

记一笔,大家伙长点心。

替那位被割的大V点个蜡,我依然尊重他们每个人产出的有价值的知识。


该说的也说的差不多了,很多杂乱的东西本身没什么逻辑,要说成文逻辑,那就是一句高中语文老师说的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试着去把握瞬间的主观感受。

有些烦恼:是谁早上关掉了空调让蚊子起飞,是谁碰响了实验室的门禁警报器却浑然不知,是谁的脚步从身边匆匆经过,是谁的哪一句话让你充满焦虑,又是谁加班晚归,惊扰了他的梦…

有些喜悦:是来自早上的包子铺的老板一句无意的寒暄,是来自一辆好骑的小黄车奏响了一天的冲锋号,是来自一阵稍纵即逝的气味把记忆拉回盛夏,是来自一段论文里的小小幽默让我会心一笑,又是来自一次不经意的交流,让心中充满阳光…

以及突然就发现,这三个主题跟实验室的Slogan挺像的:

VCL HBD:High Vision/ Broad Communication/ Deep Learning.

视界高远,游交深广,为学精深。

寒蝉鸣泣,夏日渐远。

一点所思所感,名为「盛夏的果实」。

不整理一下拿出来,就烂在自己肚子里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