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零 壹 捌

快到年终了,考虑到一月初就是考试,大概元旦也不会有动机平静的写下年终总结,干脆现在起笔。

总想着跟大伙说些什么,可是话总得有个头啊,想来想去就这四个字:

贰 零 壹 捌

——康熙

在天空与高楼交接的尽头,追寻空旷的自由。

——《给未来的自己》

生活。今年的生活集中在两座城市,所以此节名「贰」。

半年北京,做毕业设计和实验室项目;半年上海,修习研究生专业课。

6月毕业,算是正式告别了家所在的城市,自然要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落脚点了。除了主要生活的地方,一年内陆续打卡了一些其他城市。2月寒假两周出国访学(伯克利/旧金山),第一次踏出国门,仰望世界创新中心硅谷;7月的一周假期南下毕业旅行(深圳/香港/广州),领略多元开放的环境;11月某个周末短途散心(无锡),感受一番小城的慢生活。

辗转于不同城市之间,一直是一个旁观者。最先感受到的是自然环境,比如景色、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紧接着吸引人的是饮食,比如当地美食,口味适宜程度,食材丰富程度等;最后让人留下记忆的是一次次与人交流中感受到的城市文化,以及带给自己的知识和成长。

魔都,温度湿度适宜,空气质量良好,周边城市圈充满生机,内部建设和外部规划平衡,食物选择丰富。基本上天晴就能出门运动,城市内部轨道交通和商圈规划更为合理,吃的方面自是不用多说了。

帝都,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教育科研重地,中央直接扶持和管理。名胜古迹胡同巷子比比皆是,讲究人情味,开口必称“您”,清北坐镇,教育水平在国内持续领跑。

个人感受是,变化万千的上海更适合打开眼界,横向发展;而没有太多外部诱惑的北京,则更适合潜心奋斗,纵深积累。

明年下半年将告别上海,开始在北京住上几年。既对上海的人和环境有些不舍,又对北京的工作和发展充满期待。同时今年应该是在家的时间最少的一年了,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少了吧。

Sing a song of forgetting, sings of what’s lost to you.

——《Song of Forgetting》

所失。那些日子不再有,称为「零」。

分手,毕业,告别实验室。

如果要说2018年对我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就必须算上3月的那次冲突和异地凌晨对话。两年半的感情,既没有当着面开始,也没有当着面结束,因为不懂沟通和维护,终在一点点矛盾的积累后爆发。去年一次分而复合,今年终归一去不返。而毕业前忙于应付学习和工作,也未经深刻反思,被自己扼杀了好好做个朋友的可能性。感情的事不宜多提,只能说先学会独立,学会爱自己,学会有效沟通,再去学着爱别人。

To Ex:我希望你在离开后,仍是那个性格鲜明,细腻品读世间百态的勇敢的姑娘。对不起,谢谢你。

6月,穿插在各种工作的夹缝中,拍下一张张毕业照,参加一波接一波的聚餐和送行会。曾经觉得毕业永远是电影荧幕上的镜头,白衬衫黑西裤学士服离我们还很远,而转眼就已经毕业了半年。写到这里仍会感到一阵酸,仍会清晰地记得操场上班级合影时,自己被抛到天空的一刹那;仍会记得班聚通宵的那个晚上,跟两个同学龙虾啤酒世界杯,在空旷的光谷工地旁高声唱着《日落大道》;仍会记得宿舍里最后一盘三国杀,就像四年前的第一盘一样…切实体会到了什么叫“离别的时间少得可以,我们连伤感都来不及”。

毕业答辩后是实验室的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后是863项目,项目验收后已是7月,基本上工作的已经入职,深造的已经跑路了。好在七月下旬的一场毕业旅行填上了些许未能好好告别的遗憾。

那时室友有句话:“还是不要太悲伤啦,任何事情都是有次数的。”

暑期的两个月转瞬既逝。8月底,搬空了燕东园小楼床铺上的行李,在一个雨天的早上回家。实验室学弟打趣地评论道,你一来北京就晴,你一走就下雨,北京怕是爱上你了。

北京爱不爱我无所谓,我确实是日渐习惯了在实验室的生活。

随着年终翻篇,一切都会过去。所有遗憾,归零就好。

寂寞可以是忍受,也可以是享受,享受仅有的拥有。

——《星空》

所得。成长的过程,一点一滴,称为「壹」。

有失必有得。

我惊奇的发现,那些所谓「优秀习惯」相关的事情,几乎都是在这一年的空闲时间补上的。去年年末,在实验室同学的带领下,捡起了接近一年半没碰的篮球,渐渐养成了习惯;办健身卡后上了十几节私教课,在减脂的过程中补了平衡膳食的常识;小楼的8人间虽然拥挤,但没有灯光和噪音的屋子很好的调节了作息;「知乎」发放的读书会会员,成功填补了部分碎片时间,并利用它补了几本中篇和短篇书籍;北京干燥的空气迫使我开始了解护肤品,至少现在能分清爽肤水/精华/乳液/面霜/防晒霜之类的先后顺序了(笑);上海漫长的秋季又让我必须补充些武汉生活时缺少的衣装(毕竟武汉几乎没有春秋两季)…运动、饮食、作息、阅读、护肤、穿搭,至少都算入了门吧。第一步迈出去了,后面就不那么难了。

虽然没有像大部分同学那样度过一个潇洒的毕业季,但暑期的几轮项目和一步步调研的过程,确实激发出了探索的动力。即便没有什么实质性成果产出,至少找出了不少需要填的坑和需要补的知识,也算为Phd一年级的学习打下了底子。

不过事情也并非一帆风顺。10月的某段时间,腿部肌肉拉伤导致没法打球,慢性牙髓炎复发不得不每次坐一小时地铁进城约牙医,一次本以为很水的课程汇报被老师怼得没脾气,工位没有着落,情绪没有出口,作业堆积,订下的科研计划一次次被搁置。一方面想着这一堆破事没什么值得说的,另一方面又担心着没法按时完成的周报。此外,制定培养计划的时候非常智障的没有修改默认的GPA学分课程,导致几乎每门课都不能划水..

或许是闲时读到的哪本书里的话产生了作用,也或许是时间冲掉了一些烦恼。忽然有一天,仿佛一切麻烦都变得可以化解了。身体状态恢复,牙医治疗结束,重新在图书馆落座,重新约朋友,把未完成的事情一项项从列表里完成,既然课不能划,就全都好好学一遍吧。有次朋友说了句话叫做“与自己和解”,深有体会。很多时候让自己停留在原地徘徊不前的,不是环境,而是内心。

无限大な梦のあとの,何もない世の中じゃ。

——《Butterfly》

路途。Phd第一年正式开始,“八千里路云和月”,取字「捌」。

毕业后建了一个清单,记录下看完的每一本书,每一场演出/展览,每一部电影/动漫,体验的每一款游戏。凑巧的是,到动笔时,记录下的书单正好18本,演出+展览+动漫+电影正好18项,游戏正好8款。堆砌数字没有什么意义,希望在这个列表有足够分量的时候,像Morning.rocks这样重新回忆一遍,开启一次「100张书签计划」。

对了,这学期开的课还正好8门…

这里就先从列表里挑几个好作品吧,一方面算记录,一方面算推荐。

书籍类

【科幻】艾萨克·阿西莫夫 - 《永恒的终结》

【情感】肉唐僧 - 《被劫持的私生活-性、婚姻与爱情的历史》

18本书里有4本属科幻,分别是《1984》、《降临》、《Flatland》和《永恒的终结》;3本属情感,分别是《爱的艺术》、《假性亲密关系》和《被劫持的私生活》。同类型里面推荐上述两本。

话剧/电影/动漫/游戏类

得益于去年年末某次师兄送的话剧票,我算是突然迷上了这种表现形式。当然经济和时间不允许经常看戏,总共也没看多少,就只在知乎上推荐了一部《近乎正常》,目前还未出明年的排片情况。

动漫推荐《刺客五六七》,由一个广东的小型工作室出品,极具个人色彩的手绘动漫,大概两个多小时就能把现有剧情推完,相关的影评不少,实际欣赏一遍后更能有所体会。

游戏推荐《Ever17》(译作 时空轮回),这是一个很老的文字冒险游戏,在我的待体验列表中躺了两年有余,终于在毕业前完成打卡。本来去年推完《Fate Stay Night》之后就几乎不碰这类题材了,但这个作品硬是打破了我对叙事手法的固有认知——它居然能以一种几乎纯线性的方式完整讲述一个四维时空的故事。

至于本节开头的歌词,将8旋转90度就是无限大$\infty$(其实只是为了强行迎合标题)


  • 一些数据

截至12月17日,全年投放博客文章数54篇,字数102972,较去年提升约12.6%,平均每篇约1907字,与去年基本持平。

博客访问量约16k人次,除掉自己刷新主页的次数大约剩个15k次,较去年同期提升约20%。没有百度索引的站点访问量还是会受限不少,前年用阿里云服务器建站时,没什么内容的博客两个月就有2W人次。不过,既然野生访客都是Google和Bing过来的话,就更需要提高内容质量了。

在今年产出的内容里,访问量最高的三篇文章是对比几个三维重建系统Ubuntu16.04使用OpenMVG+OpenMVSDigitalOcean + SSR 科学上网方法备忘。前两篇整理的时候确实比较认真,不过现在回头看还是有很多不足,至于第三篇嘛..大家懂的

  • 展望

按照开学时的计划依次完成一些基本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并尝试设计导师提供的phd阶段第一个大主题,打好基础的同时保持动手的习惯,既不能太心急,也不能隔靴搔痒。

坚持已经形成的好习惯,维持实验室996生物钟,早睡早起。

其他未尽项目,就作为愿望留在脑子里吧。

2019,不忘初心,保持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