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上海

离开上海快两年了,距离上次更新博客也有两个月,应该是写博客以来的最长的一段停笔期。

倒不是没有想动笔的点,无论从平时工程技术的细节、学术会议的见闻、还是一些生活上的小感悟,都有不少值得分享的事。也断断续续开了好几个头,却没有一篇能够写完。要说为何没有动静,用一句话概括为:忙的时候没空,闲的时候没心情。

原以为过年期间可以在家好好歇下来,然而在家一周的时间稍纵即逝,即使没碰工作上的任何事,心里却始终放不下各种未完的任务。而自从过完年返校后,经历了了一个多月没有周末的生活,周末留在实验室的时间也没有很好利用上。某次跟两位老同学一起去北京前门吃饭时,在路上聊起我近期忙的事,居然一件件说完后地铁走过了5站,每多说一件同学就表示“啊?居然还有..我觉得同时做的事情超过两件就可能会搞砸。“

闲话少叙,在了却一件3月底相当重要的事后,终于决定在小长假离开工作环境放松几天了。

音乐 · 酒馆

出上海火车站的时间是中午,阴天,有风。

下午的行程是和一位老朋友Z去看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定下行程时已经没票了,不过神奇的摩天轮app能够视演出火热情况提供一定溢价或折扣的正品票。这部音乐剧每天都有排期,溢价仍然大约有近1倍,足以体现受欢迎程度。买票前略有犹豫,因为内容只是3个大男人同台演出的喜剧。不过看到它是大麦网2020年度高分音乐剧(9.7),豆瓣评分也高达8.3,且正巧周六有午场,综合考虑下来还是订票走起。

演出现场环境并不大,从装修来看完全就是一家酒馆。沉浸式的舞台能够带来与传统席位完全不同的体验,且即便是最后一排的票也离舞台并不远,目测整场所有位置加起来只有100来张票。

由于到场较早,在座位上等待了大约半小时,期间观察着门口进来的一批批观众,惊讶又有些尴尬地发现几乎90%都是女观众,剩下10%的男观众也一定还会带着一个女伴一起到现场。演出过程中的尖叫呐喊声格外清脆..后来才了解到许多观众都是为了体验到不同卡司和不同座位从而反复观赏,即使目前这个小剧场还没有大火,但已经形成了一批硬核的真爱粉,离场时甚至看到有人拿着一沓票根对着舞台中央拍照留念。于是对追星群体的全新认知甚至与音乐剧本身带来的新鲜感不相上下。

演出过程中有很长的“戏中戏”,三位男演员随着剧情起伏频繁更换着自己的身份,视觉上体现在服装更换,听觉上体现在声部和语气变化,流畅自然,有分有合,形象定位很是合理。此处不再作太多剧透和点评,总之在上海的同学如果感兴趣的话,推荐亲临现场体验,剧场位置离人民广场不远,在偌大的城市中还是相对方便的。

喜剧现场的氛围能够让心情逐渐放松,带着这样的轻松状态,和Z一同从音乐剧的酒馆来到下一处正经的酒馆闲聊,位于郊区,名为「松间酒馆」。

到店时天色还早,店内几乎没有客人,我们选了一处适合聊天的角落就坐选酒。店铺的名字和装修都很日式,酒的种类倒是覆盖了天南海北——从“唐人街”到“修道院”,从“松间”到“比利时”,每种酒的名字、简介、口味、酒精度和苦味等级都有明确的对应关系。美中不足的是背景音乐一直播放着欧美的重金属嘻哈,如果能换成慢些的日语民谣可能会更好,不过倒也算是另一种反差萌。

伴着酒和小菜,与Z聊起近两年内的工作、生活、感情、心理变化。自研究生第一年的交流中,我开始逐渐了解心理健康,并接触了一点心理学读物,第一次了解到“双向”、“抑郁”、“焦虑恐惧”这样的概念,以及它们出现在一个曾经正常的人身上后会产生哪些变化;从一次次批判和自我批判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去年疫情冲击下被问题困扰,又在长线心理咨询和与家人朋友的接触中渐渐把问题放下。每个人都无法保证自己百分百健康,但还是需要在成长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上酒时我们特意将6种小样按照酒精度从低到高排序,品尝顺序为1-3-5-6-4-2,从柔和,到浓烈,再恢复平静。这个过程像极了绚烂绽放的烟花、青春、和生命本身。而这一切只是发生在一个平凡的周末晚上的平凡的小酒馆,不过是世间一瞬,有一丝赤壁赋的味道了。

原来酒还可以这样喝,既不会像聚餐喝啤酒那样频繁一口闷从而胀肚子,也不会像应酬喝白酒那样一大口直接上头。慢慢小酌的口感更像是药品说明书上的描述:味甘,微苦。而酒精本身带来的愉悦感也随着时间潮涨潮落。

生活 · 篮球

第二天阴云散去,天色晴朗。

即使睡到自然醒也不用太担心没有早餐吃,打开地图,搜索关键词“馄饨”,选了一家步行至地铁站会经过的上海小面馆——其实就是很普通的居民区早餐店。到店后扫了一遍菜单,直接点上一份“馄饨面”。现包的小馄饨+现煮的手擀面,兼具馄饨的弹性和手擀面的韧性,再配上酸菜、葱花、香菜和一点点辣味,同时获得食材和口感上的三倍快乐。

打住,这只是一家很普通的小面馆,并不是舌尖上的中国。

无论武汉还是上海,早餐文化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很有生活气息的,然而在北京,特别是P大附近,似乎是一种奢求。不说早餐,仅仅一年内关闭的各种大小店铺已经有上十家,让本就不富裕的饮食选择更加贫乏。校内相对便利的早点小白房却在新食堂大楼建成后被一举拆光,除了感到可惜之外毫无办法。就当是提供给自己提升烹饪水平的一个机会吧。

早餐后顺着地铁从上海东北角一路坐到了西南角,全程一个半小时,顺带坐上了新通车的15号线。长时间的地铁上很适合看书,这大概也是一年级时每次进城太久形成的打发时间的习惯。近期在朋友Y的推荐下翻阅蒋勋的《孤独六讲》,虽然被推荐时说这本书更适合心情好的时候看,但思考和感悟的读物本身适用于任何场景,借着路上的各种碎片时间,竟也已经看完了一半。此处分享其中的一小段文字。

接近午时,来到交大旁的「盒子空间」。这里房型紧凑却五脏俱全。激光投影的存在作为一个副屏+外放音响很是好用。打工人不要忘了自己的ddl,当然换个地方写材料心情甚至舒畅了不少。

又到午饭时间,骑着共享单车从交大思源门/拖鞋门/金拱门入校,路上还略担心入校还会存在某些登记手续,没想到刷卡/二维码/刷脸都能正常入校,便利快捷。

说到金拱门,离开两年里校内真的开了一家金拱门,不过经过短暂纠结后,午餐还是选择吃食堂。毕竟金拱门哪里都有,交大食堂是吃一次少一次。奇怪的是校内几乎已经没有人戴口罩了,甚至食堂也没有,导致我戴着口罩进去多少显得有些另类。(道路千万条,防疫第一条,此处并无任何鼓励不戴口罩的意思)

饭后想起曾经常去的水果店,遂特意前去买了一个澳橙。自离校后始终没有找到甜度合适的橙子,也很想确认自己的记忆是不是出现了偏差(毕竟回忆容易被人过度美化),带回宾馆品尝发现确实没记错,是熟悉的味道。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全家便利店的鲜牛奶和三明治身上,现在能够确认不仅是水果和牛奶,连三明治的口感都不太一样,加热后的鸡蛋片居然能热而不黏,分层清晰。

终于该说回篮球了,这也是假期内最先安排上的行程。

在宿舍写了大半个下午的材料后转向球场,先室外后室内。离开学校后不仅常去的外场得到了全面翻新,内场「气膜馆」也已经完全投入使用,且周末黄金时段全场定价只需50元/小时。此处邱德拔体育馆的半场200/小时请乖乖站好(当然P大如果搬到郊区,土地也会便宜不少吧

室外场已不像两年前那样人满为患,随意和其他人拼场打3V3V3。旧地重游也精神焕发,状态全程在线。感谢另外三位兄弟舍弃了陪女友/搞科研/打游戏的时间来一起打球约饭,两年内有增重的,有减肥的,也有涨力量的,但互相之间的打法特点依然很快就能熟悉,唯独配合默契度差了太多,也在所难免。对位的时候还是能预判出手送上火锅,大概这就是老队友吧。

走在学校的小桥上,我还觉得自己才一年级,抬头看郊区的夜空,依然能有很多星星。(下图没有星星,意思意思)

交大科比/彭于晏/进攻万花筒,还有若干这次没见成的同学们,未来再见。

繁华 · 春色

最后一天为了方便下午从虹桥出发返程,只安排到了中午,与朋友Y选在转车很方便的徐家汇碰面。

离约定时间前一个多小时就收拾东西出发了。没想到15号线发车间隔许久,上海南站地铁换乘像是横跨了一站路,以及徐家汇20来个地铁出口和同样很长的地下空间,直接导致见面迟到。而此时Y早已探路完毕在一家闹中取静的新加坡菜馆等候多时了。

与Y的认识时间并不太长,因工作上的交集有了更多生活上的沟通。相比线上的交流,线下还是更方便和自然。饭后时间还有富余,Y作为地区向导带逛。虽然「交通大学」与此地不过一站路,但对于只来过一两次的我而言,这里并没有太多记忆。一路上途径闹市的公园,三五成群的居民在长椅上晒太阳;又观察些似新似旧的建筑,楼顶的招牌和楼下的门面可能完全对不上号;还有门前遛着狗的花园洋房,书店/咖啡馆/室外小餐吧,稍有不慎就会绕进小巷弄。

之后来到此地一栋面积最大的商城内乱转。商城分南北两座,一座偏矩形,一座偏弧形。从平民快消品到中高端奢侈品一应俱全。楼内中央大厅弧顶采光到位,让整个室内覆盖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感兴趣的店也还有不少,降噪耳机、高刷显示器这类拥有即是享受的产品令人眼馋,传说中Diesel的全球第一家跨界餐吧也占据了一大片位置。目前而言,看看就好,梦里啥都有。

眼看距离乘车跑路还剩些时间,绕道另一广场散步。相比刚才繁华而大面积的高楼,这里的结构更加紧凑,品牌种类看上去更高端,人也少了许多。顶楼露台的设计给室内一串零的价格吊牌补上了一些接地气的成分,两侧的居民楼依然是很上海风格的伸竹竿晒被子。影响市容?不存在的,人们并不会觉得上海人晾衣服伸得很远,就否认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地位。文明城市更像是一个整体的理念,细小到每一次斑马线前的车让人,或是不允许电子设备外放声音的地铁。无数从内而外的言行举止构建了一个个完整的人,人的行为共筑起每一小片环境,无数碎片的拼接形成了一座完整的城市文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室内繁华,室外春色。


旅程总会迎来终点,不必匆忙。

这次的行程整体比较佛系,一半是自己安排,一半是朋友安排,这两种安排全然结合得恰到好处,再次感谢请客吃饭打球喝酒谈天说地的朋友们。一切熟悉或陌生的感觉,就像从未离开过。

重新踏上曾经熟悉的环境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我感到自己观察的方式逐渐发生着变化,身上不同的感受器官正在一点点被重新激活。在这座城市里,我像一个不需要多想的旁观者,静静地观察着来往行人的神色和姿态,揣摩着他们可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同时思考着自己的安排和计划。相比去年封闭在家的清明节,今年的旅程已经非常幸运,心态也有了极大的改观。

路上我跟朋友开玩笑说上海快成了我心中的「白月光」城市,但这「白月光」离不开留下的种种回忆,尤其是人、物、景合而为一的整体感。

愿未来的生活仍有节奏和期待值,让自由主义和契约精神达到微妙的平衡。

谢谢,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