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开篇:
“开头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真假不重要,流量就是钱。”
曾几何时,「网友」一词还是新潮的代名词,还是友善交流或者犀利吐槽的少数派。如今,「网友」的身份中,几乎一丝「友」的关系都不剩,只剩下口水战和信息垃圾。
对于漫天的信息垃圾,我已经日渐麻木:不追新闻、不参与、不评价。这篇随笔就从近期社会热点出发,简单聊聊我对当下媒体内容的失望。
大部分网络居民们并没有什么批判精神,而自媒体带节奏的能力又节节攀升。少数看上去理性一点的平台(如「知乎」),看似是什么声音都有的讨论,最终也不过是各自先屁股坐稳,多方对峙,在自己满意的回答下跟风投票。通常真正知道真相的人是少数,而少数的声音也最容易被埋没。
就拿河南考生和北大招生办的事件来说,起初纯凭微博/知乎上的几张图,各类用户就展开剧情脑补。将片面的消息传播一万遍,也就成了人们信以为真的全部。随后,各大媒体看到热度纷纷转载煽动。事件本身的真假不重要,几位饱受争议的考生在入学后面对的非议也不重要,教育信息系统如何在此事之后调整更不重要。媒体有了流量,吃瓜群众有了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北大招生办的机会,各取所需。剩下北大内部的学子们,护校或是批判的声音激烈争执,不会有人在意——若不是树洞中的某些言论引发了二次争议的话。
所以,一位交大校友的话很对:
完全无中生有的东西,你再帮他说一遍,你等于你也有责任的。
不仅是媒体,在每个人都具备了信息传播而二次分发的能力后,跟起风来就更没边了。
倒回4年前,年少轻狂的大一,微博某女权作者借华科泼水节蹭热度,引发华科学生跟一群微博喷子撕的热火朝天,最终原作者赚的盆满钵满。虽说后来有段时间仍然消不下这个气,但很欣慰那位作者给当时我们这批脑子热的学生上了一课。
从那之后,基本再也不参与跟学校相关的新闻讨论了:无论是发表护校言论还是批判,无非是帮背后煽风点火的人增加事件热度。校园新闻与大多数外人的利益毫无关联,也跟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没有关联,社会评价体系永远不会因为一件事情影响对整个学校学生的看法。
北大树洞言论的问题,之前山东大学「学伴」事件,交大nbb组的聊天截图等等。外部看到的永远是冰山一角,屁股坐稳了之后见到再多新内容,也会认为是「洗地」行为。真相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若人人接触到了真相,事件本身就没有热度了,吃瓜群众也散了。
又比如近期什么奶茶品牌官网的辱华言论,会有几个人真的去各个官网查一下,或者核实消息来源的真实性?以往这些事情是媒体做的,现在自媒体当道,而读者还以对待传统媒体人的眼光对待自媒体,更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极端化的站队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读论文带来的一个好习惯就是,现在见到新闻类的爆款文,如果真的感兴趣,会先去查可信度高的来源,或者找原始出处。相信我,一般这么顺藤摸瓜之后,大部分内容都不会想看第二次了(或许,阅读量能够反向决定事件的真实性?)。
人们本就不需要什么热搜和头条,「流量为王」时代令人失望之处在于,多了太多信息源和被屁股决定的脑袋,少了太多有观察能力的眼睛和解决问题的手。
好在,如同潮起潮落一样,流量有来就有去。面对现在越发畸形发展的信息社会,需有耐心等到水落石出之时,再见分晓也不迟。
最后的期望是,有在网上吃瓜和打口水仗的时间,不如多关注一下身边的朋友和生活。
即使看到再多黑暗,也要守护心中的光明。